关于北京交易所成立的消息被刷屏,但这个消息在上周末就有传闻,其中最大的利好则是创投类企业,比如创业黑马、鲁信创投早已率
先走出了样,包括券商中的中信建投、第一创业等也给足了表现。其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:
1、自上海所与深交所之后,北交所在时隔30年后成立,首先面临的则是资金分流。当然,从数量级上来看,新三板与A股不可同日而语。比如,目前新三板挂盘公司超过7000家,截至8月27日收盘,今年以来累计成交930亿。若以A股每日交易额来看,新三板日均成交不足5.8亿元。加上,目前北交所面向的是创新层,目前新三板中精选层1264家,足见分流更多的是短线情绪,但本对A股当前日均超万亿的规模来看,不足九牛一毛。
另一方面,目前参与创新层的门槛目前是150W起步,未来当精选层在北交所交易的话,门槛会不会下降至50W。比如,当前两融、股指期货等门槛都是50W,如果未来门槛进一步下调的话,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分流效应。
2、北交所将同步实行注册制。2019年7月,科创板登陆A股试行注册制,短期对主板形成利空;2020年8月,创业板全面实行注册制,引发主板与科创板的利空;当下,北交所的注册制,对本周A股的表现来看,10CM的表现远强于20CM,短线对科创+创业板形成直接的利空。同样作为科技创新的集中地,创业板、科创板与新三板分别对应深交所、上交所与北交所,这也意味着主板欲实施注册制的时间将继续推后。尽管三大交易所的门槛不同,但无形中对创业+创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。特别是创业板,自5月以来暴炒过嗨,阶段性风险不可小觑。
另外,在过去几个交易日,沪深两市量差持续缩小,代表着资金大量向10CM的主板倾斜,也是短线博弈者必须注意的风向。
3、北交所的标的主要来源于新三板,而新三板分为精选层、创新层与基础层,其中以基础层规模最大。说简单一点,精选层类的企业质地最优,创新层次之,最后才是基础层。也就是说,新三板设立的目标就是支持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而设立,也就是所谓创投。在过去,创投类企业只能通过新三板来实现自己的价值,如今北交所的成立,一旦成交规模起来,这才是真正意义变现的渠道。从根本上讲,北交所的成立则是让创投企业有了让黄土变成黄金的变现能力,这也是对A股短线最大的刺激。
只是,对于突发消息的刺激,必须要有先手的优势,比如当年的雄安,成泉资本不可能不知道雄安新区的风声。那么,上周末的坊间传闻,相对先行资金早已有的埋伏,于是明早的A股又到了竞价定胜负的时刻:龙头品种一般都直接一字板,或是高开秒板,而散户能够买到的品种,一般都是后排,未来可能会有溢价,但一旦龙头炸开那就是陪葬品。当然,后续的品种,还有换手板,比如当年雄安新区炒作的创业环保。对投资者而言,明天又将是新概念取舍的一天,当然对多数人而言,看戏远比参与有意义,或者说新型能源这个赛道更具备参与意义。

4、券商。北交所的成立,无疑又给券商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。当前A股也是如此,券商持续轮动,但却没有集体暴动,对于3629的突破当前存在一定的疑问,即券商是否真的能带动A股有效突破?关于市场的观点近期已讲过,耐心等待,要么选择市场的突破后回踩,要么继续博弈自己看得懂的新型能源,特别是中证500里的成份股,今天风电则是最为火爆的表现。至于光伏,由于细分行业过多,下游企业当前也选择了补涨,但要知道一点的是,上游涨价不断,对下游企业年报业绩则是无形的压力,真假难以区分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