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林,俄语词,商店的意思。
秋林商厦确实是个大商店,地理位置是挺好。
但有两个弱点,一是业态太「复古」了,远没有西城红场这样新型商场逛着有感觉,进秋林商厦,有点逛高端金太阳的感觉,没意思;二是交通不是特别方便,虽然有公交和地铁,但停车不方便啊,秋林又不是服装城,卖的东西贼贵,每天坐公交出行的,又多少会去秋林购物?就算是买红肠,家门口菜市场卖的农大红肠不也一样吃吗?
离秋林不远的远大,虽然商品价格也贵,但运营得好,思想跟得上时代步伐,整出了高端的感觉,客单价高,所以一直活得很滋润。我有朋友在远大那边干,经常加班,还干五六年了,无他,待遇不错。秋林商厦啥待遇,我就不晓得了,没好朋友在那边。
总之,我非哈尔滨原住民,对秋林商厦没有任何感觉,秋林食品还行,红肠、叉烧、列巴、酒芯糖都挺好,送外地朋友,拿得出手。
但秋林食品和秋林商厦已经分家很久了啊。
秋林商厦是搞地产的,背后是秋林集团。秋林食品是秋林集团的弃子,自己搞了个里道斯,专门做列巴、格瓦斯这些具有哈尔滨地域特色的食品,格瓦斯的销量没法跟加多宝、王老吉、娃哈哈比,营销上也不行,但现在在东北卖得还挺好,黑龙江省外的很多超市都有货,老样子一时半会倒不了。
秋林里道斯的屹立不倒,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:民以食为天,尤其在哈尔滨这个地界。
在哈尔滨,也有一群做新媒体的,新媒体讲究垂直,也就是分行业。按照新媒体勃兴时的经济状态,房产、汽车是最赚钱的,但八九年时间过去,哈尔滨的新媒体们,只有美食类跑出来,并且一直活得不错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「哈馆」,其他还有「吃货团」、「新分类」等。
美食类新媒体能在哈尔滨站住脚,跟秋林里道斯能屹立不倒的客观原因,都是因为哈尔滨人爱吃、好吃,道外老味道、道里洋味道、南岗新味道,哈尔滨市移民起家的城市并仍旧持续虹吸黑龙江人口,在「吃」的这件事上,大有包罗万象的气度,这很难得,也是我爱哈尔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总之,秋林集团退市就退市,万物有生有死,秋林集团当年引入南方资本,专注搞地产,放弃食品,已经是水土不服的开始,能坚持了十多年,也挺不容易的了,是时候寿终正寝,让「秋林」两个字只由一个里道斯顶着,也挺好的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